首页 > 历史军事 > 荣耀大秦 > 第90章 李信的心结

第90章 李信的心结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 从小开始的青梅竹马 撩完禁欲冷王后,我跑了他急了 九世情缘桃林之约 传奇故事金毛狮王 状元夫郎是个人人惦记的渣饽饽 人人垃圾场,开局捡到圣人法宝 超兽武装之黑龙战神 疯批助听器一摘,小结巴生死难猜 创世超体

抬手指了指心口,李信声音略微发颤道:“出征前那些脸上挂着笑意的军卒就跟刻在心里一样。

每每想起都历历在目,就连他们眼中的目光我都记得清清楚楚。”

“那次战败与您有何干。”

白玉脸色复杂的看了看李信,微微摇头接着轻声道:“战死的袍泽不会怪您,只会痛恨昌平君。

若不是您当机立断回头攻打郢陈,怕是剩余那四万袍泽都回不来。

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,您还因此事而一蹶不振。”

关于昌平君的史料记载很少,只有史记里零星记载了一些内容。

而且内容都是直接呈现的结果。

只写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,王翦与蒙武破楚后昌平君死,项燕自杀。

其中具体的细节根本就没有。

如果不是白玉提起,并且将主要责任都归咎于昌平君身上,黄品一直都忽略了这号人物。

“昌平君既是楚人,当年为何还要安排他去郢陈。”按捺不住心中的八卦询问了一句,黄品看向白玉道:“这有些奇怪。”

白玉目光瞄了一眼李信,迟疑了一下道:“昌平君说得上是华阳夫人至亲。

并且生在秦地,长在秦地。

即便是楚王的嫡长子,在楚国也无根基,当不得楚王。

没人会觉得昌平会反。”

“你说得不完全对,其实昌平君会反并不奇怪。

毕竟那时候楚国连换三王,昌平君即便没有根基,继位没人会说什么。”

否定了白玉的说辞,李信抽出短刃在地上画了副简易地图,语气颓然的继续道:“其实还是怪我大意。

昌平君到郢陈后,与项燕联络也不是那么容易。

我该早有察觉才对。

其次之前打得确实过顺,粮道抻得有些过长,且主要粮草还是存放在郢陈。

昌平君反叛后,面对楚军进行的猛烈反攻根本无力抵挡。

最后更不该与蒙恬分兵攻向平舆与寝城。

如果还是合兵一处,不管是重新夺回郢陈,还是向外突围,辜速度都要快上许多。

郢陈的大批粮草根本来不及运出去。

而粮草不失,即便是楚军断了后路受到前后夹击也没什么可惧怕。

可功下的郢陈就是一座空城,根本没法坚守。”

说到这,李信再次重重一叹,“在分兵时我向郢陈催粮,从那边依旧不紧不慢的样子就该判断昌平君有问题。

可惜我一心只想灭楚,忽略了这个。

传闻算不上无稽之谈。

如果我能再等一等,或是直接回郢陈看看,就不会是那个状况。”

白玉并不赞同李信将责任全都揽到自己身上的说辞,摇头不解道:“您总把错处都揽到自己身上做什么,这可不是领兵之人该有的样子。”

黄品虽然觉得白玉说得有道理,但却认为忽略了一个细节。

有句话叫越是把什么挂在嘴边,越是缺少什么。

李信的性子还是太烈,多少还带着些非黑即白的性子。

当年他是最受政哥器重的年轻一代将领,他也用军功证明了这一点。

而那场败仗明明是昌平君的错,可结果却多少有些由他来背锅的意思。

最重要的是随后的灭楚之战,最终还是由王翦主持,政哥没有再给他报仇以及正名的机会。

恐怕这才是症结的真正原因。

说白了李信还是脸皮太薄,太过在意脸面而钻了牛角尖。

政哥已经丢了这么大的人,怎么可能还会冒险让李信与蒙恬去攻楚。

另外,李信带着二十万人出去,却只回来四万,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,还被安排到后续的战事中去。

这其实已经是政哥在变相的给李信补偿。

琢磨到这,黄品对李信咧嘴笑了笑,“我身边那几个短兵,您知道是都是武城侯调拨给我的。

那个看着憨憨的在给我传信时说过一些您的事。

其中有当年大将军王翦对您的评价。

不知道您想不想听听。”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:举世无敌,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!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:起兵造反,嬴政竟是我军师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