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回眸1991 > 第87章 赫尔辛基

第87章 赫尔辛基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婚令告急:少夫人又要离婚 安魂巧女 我不想称王称霸 逃婚王妃很逍遥 大侠成名之路 我的无限怪兽分身 我师叔是林正英 我才是幕后大佬 渔村小农民 透视神医在花都

如今

最核心机遇在扶桑国,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它掌握着半导体产业关键性的技术壁垒。

扶桑国半导体企业发展阶段,依次经历了崛起(七十年代)、鼎盛(八十年代)、衰落(九十年代)三个阶段,目前依然处于产业转移阶段。

本世纪70世纪初,扶桑国半导体产业整体落后米国十年以上。

70世纪中期,扶桑国半导体企业受到两件事的严重冲击。

一件事是1975年,在米国压力下,被迫开放其国内计算机和半导体市场。

另一件事是ib公司开发的被称为未来系统(futuresyste,fs)的高性能计算机中,采用了远超扶桑国技术水平的一兆的动态随机存储器。

受到这两件大事的刺激

1976-1979年在政府引导下,扶桑国开始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,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共同组合技术创新行动项目~vlsi。

vlsi项目由通产省牵头,以日立、三菱、富士通、东芝、rb电气五大公司为骨干。

联合了通产省的电气技术实验室eil、扶桑国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综合研究所和计算机综合研究所,共投资了720亿日元,用于半导体产业核心共性技术的突破。

vlsi项目是扶桑国“官产学”一体化的重要实践,将五家平时互相竞争的计算机公司,以及通产省所属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才,组织到一块进行研究工作。

不仅集中了人才优势,而且促进了平时在技术上互不通气的计算机公司之间的相互交流、相互启发,推动了全国的半导体、集成电路技术水平的提高。

为半导体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,令扶桑国在微电子领域上的技术水平迅速与美国并驾齐驱。

八十年代,受益于本国汽车产业和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的快速发展,dra需求剧增,扶桑国半导体业的崛起以存储器为切入口,主要是dra(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),依靠低价战略迅速占领市场。

扶桑国当时在dra方面已经取得了技术领先,此时凭借其大规模生产技术,快速渗透美国市场,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取代米国成为dra主要供应国,

在1986年,市场占有率甚至达到百分之八十。

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,米国举起贸易大棒狠揍小本子,世界市场快速洗牌,

到1989年,扶桑国芯片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达53,呈现明显的萎缩趋势,而米国占37,欧洲占12,韩国1,其他地区1。

截至1990年,扶桑国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前十中占据了六位,前二十中占据十二位,扶桑国半导体产业依然势力雄厚。

由此可以看出,扶桑国半导体产业的真正实力,在全世界都无可匹敌。

而此时的棒子国三星公司,早已经等的心急火燎,贪婪的眼光死死盯着日方半导体企业,随时准备扑上去撕下一块肉来。

进入九十年代,米国掀起了以downsizg为核心的技术革命,经济脱实向虚,掀起了信息产业革命浪潮,引领世界高科技领域新一轮发展。

以个人c为代表的新型信息通信设备快速发展,但扶桑国在该领域未有足够准备。

同时,伴随着日元急剧升值,扶桑国在dra方面的技术优势也逐渐丧失,成本优势也渐渐被韩国、台湾等地取代。

个人c取代大型主机成为计算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,也成为dra的主要应用下游。

不同于大型主机对dra质量和可靠性(可靠性保证25年)的高要求,c对dra的主要诉求转变为低价。

dra的技术门槛不高,韩国、台湾等地通过技术引进掌握了核心技术,并通过劳动力成本优势,很快取代rb成为了主要的供应商。

王耀城翻阅着手上的资料,心中的目标渐渐清晰,那就是;

顺应个人c为代表的新型信息通信设备快速发展,快速进入市场。

第一步,切入技术门槛不高的dra领域,通过劳动力成本优势,在这场半导体产业转移竞争中,慢慢取得先手优势,先咬下第一口肉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狂婿重生之2000 江少每天都在求名分 洛杉矶1992 赶海的教师 开局一万生活费,赚下万亿身家 仙帝降临在都市 丹帝重生在都市 离婚后我成了顶流巨星 圣主,您竟然是赘婿? 高武:开局百万倍暴击天赋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